首页 > 经典句子 > 精选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00字134句文案

精选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00字134句文案

提问时间:2023-12-14 11:21:04来源:未知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

(1)、中国传统史学中的历史学方法论,如注重义例、多闻阙疑、求是考信、六经皆史,以及史家记事的原则,如秉笔直书、善恶必记,以及为尊者讳、有裨世教、无益不书、无关不书记录实迹、杜绝妖妄等方法,都深深打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

(2)、  儒家的“中庸之道”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是很多人,以至有些国家的处事、处世之本。中庸之道主要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影响了一般世人修身、做事的原则。但是中庸之道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3)、儒家为华夏文明核心部分,信奉由孔子创立的维护周礼的儒家学说。孟子、子夏、颜回等后来逐步发展以教化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庄子曾说真正的儒者“知天时;知地形;事至而断,有君子温文儒雅的翩翩风采”,儒家深刻体会到文之美、明之亮,儒家眼里没有死亡,没有世界末日。儒家看到的不是毁灭而是辉光、日新。

(4)、再者,孔子终其一身都在努力的“克己复礼”,尊“礼”为至高无上的地位,注重长幼有序,强调尊卑等级,倡导“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不管是其政治伦理、社会伦理,还是家庭伦理,都已经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儒家说“万物莫不尊礼而贵德”;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5)、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宇宙万物本原和生命本原的视角出发,认识到了自然力的文化,从生命本原元气出发的营养学,元气力与医疗力合理搭配的健康学,对全球精英有没有吸引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6)、儒家将社会治理权从绝对皇权中分出来,是为“皇权不下县”,国家权力延伸到县为止,县以下的广大区域由士绅、宗族、乡约等社会力量自治。当然国家权力也确实通过半官方组织对基层治理施加影响,不过这些半官方组织的权威是微弱的。概括地说,传统的基层社会治理是多中心的,众多的民间自发组织与半官方组织共同构成了多个治理中心。

(7)、孟子发展了儒家的道德规范部分,把人的内外修行总结为四个字:仁、义、礼、智。仁就是仁爱,义是讲道义,不可重利轻义。礼就是做人要有礼仪,懂得做人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智,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外在的世界梳理得和谐,避免产生冲突和矛盾。

(8)、道家思想是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9)、进入20世纪以来,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10)、儒家反对避世主张史学经世致用认为应当循名责实,寓意时事,资治垂鉴;倡导在史学著述中注意通识、通变,要理合名教,尊王重统,拒斥异端。

(11)、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

(12)、这就不能不使人回想到儒家思想中的公私之分、义利之辩那些精华的东西,对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有益的,应该把它们继承发扬下来。由此可知儒家思想在我们今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能做出贡献,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儒家思想的产生背景儒家思想是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13)、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又是伟大的历史学家,由孔子作《春秋》所开创的史书义例,对后世史学影响极大。儒家认为,史学著述应当纲纪天人,推明大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4)、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其产生和发展于我国文化传统,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绘画艺术与哲学有着难解难分的联系,并且具有强烈的艺术功用观。在我国先秦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对我国古代绘画美学有了创造性的建树。

(15)、对传统法律制度的影响。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支柱之道家提倡“无为”和“自然”,成为一项中国古代重要的法律原则。

(16)、无论是出于政治策略考虑,还是由知识结构决定,康有为(1858—1927)是由“托古改制”这一中国古代改革者最常用的方式,登上中国思想和政治舞台的。他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春秋董氏学》以鬼斧神工之法颠覆了孔子和儒学形象,再造了一个“改革”的孔子和儒学,为自己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合法性基础。

(17)、1672年,殷铎泽出版《中国政治道德科学》,是《中庸》的译本,15年后又出版《中国哲人孔子》;1711年,《中国六经》以拉丁文出版,这是《四书》的新译,外加《孝经》和《小学》。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等一些著名的西方哲学家都曾受到过此书的影响。

(18)、德国犹太裔哲学家、二进制鼻祖、被誉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及斯宾诺莎并称为三位最伟大理性主义哲学家的莱布尼茨(Leibniz,1646-1716)称伏羲氏为世界科学始祖,临终前宣布二进制源于中国的《易经》和伏羲八卦。

(19)、在教育上,儒家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给每个受教育者提供一个公平、平等的教育机会,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要知道当时接受教育的人都是王公大臣,贵族子弟,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想上学,几乎等同于做白日梦。

(20)、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00字

(1)、可以说,法国启蒙运动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受到了儒学的影响。

(2)、儒学有时被以“儒教”相称,却没有发展成为具有典型宗教意义的宗教。儒学与佛教、道教等不同,它没有给人展示一个彼岸世界,它缺乏神秘的教义和繁琐的宗教仪式,其中虽不乏诸如天人关系敬天祀祖之类,而更多的却是把人们的情感心理消融在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的世间关系中,而不是把它导向外在的崇尚对象或神秘境界。

(3)、1735年,杜赫德划时代巨著《中华帝国志》出版,对中国灿烂文明的描写轰动欧洲,“汉学”在欧洲诞生。当时的法国,中国“比英格兰更受青睐”,“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18世纪欧洲大盛‘中国风’,不仅对儒家的理性思想予以理想化,而且中国的建筑风格、瓷器、家具和室内装潢亦风靡一时”。伏尔泰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更作诗赞美云:“孔子,真理的解释者,他使世人不惑,开发了人心,他说圣人之道……”

(4)、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况(前313~前238)《荀子・儒效第八》有云:“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

(5)、孔子是中国私人讲学的第一人,也是传播古代文化的第一人,孔子在47岁时退隐,但并没有著书立说,而是“述而不作”。他一面整理古籍,一面讲学传授学术。研究梳理编撰了《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中国上古和中古时期口耳相传和文献记载下来的古代文化的流传以至后来的扩大和发展,不能不归功于孔子。

(6)、半个多世纪以后,对于孔子及其学说,黑格尔(1770~1831)却投以鄙薄的态度。儒家经典《论语》从内容上看,孔子要求臣对君、子对父以及兄弟之间尽义务,黑格尔认为:“这种义务的实际只是形式的,不是自由的内心的情感,不是主观的自由”。从表达形式上看,《论语》充满警句箴言,“毫无出色之点”。黑格尔甚至说:“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7)、不少文学家就是著名的儒学大师,他们希望通过历史事件的记述以“明褒贬,别善恶”,希望“文以明道“文以载道”,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儒家的仁义道德和政治教化。

(8)、“中庸”就是强调“善”对于“中庸”的概念,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作为传统文化,“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

(9)、孟子也主张实行仁政,他说民贵君轻,统治者的任务是服务人民,要以人民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这样,人民才会拥护国君。除此外他还提出了性善说,认为人性本善,人的本心是善良的,之所以出现恶人或罪恶残暴之事,是因为人的心灵被后来的环境给染黑了,本来良善的心被外在的不好事物给遮蔽了。要想获得善良之心,就得内在正直,从一开始就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10)、《论语・雍也篇》有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告诫自己的学生子夏说,要当就当“君子儒”,千万不要当“小人儒”。

(11)、在思想贡献上,荀子主要提出了性恶说,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通过外在的制度和法律来约束。否则,人性中的黑暗和罪恶的部分就会冒出,把人性中善的部分给压制或遮盖住。对此,必须建立起一套良好的制度和律法的权威,来制约或恫吓人性之恶。最好的方法就是礼法并举,内在兼修,从根本上铲除罪恶的可能。另外,荀子发展了孔子的外王学说,认为内圣不是每人都能做到的,但外王可以。只有通过外王,国家才能得到较好的治理。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重视礼义道德的同时,强调法律制度和外在环境的惩戒作用。

(12)、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在政治、哲学、教育、史学、文学、信仰等方面广泛渗透,规定了它们的发展方向,使之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儒学逐渐沉潜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之中,主导了亿万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政治上,儒学主张仁政德治。为了使天下由“无道”归于“有道”,儒家设计过一整套治国方案。在内容上,它要求为政者依据“仁者爱人”的准则,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正己”而“正人”,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在形式上,要求当政者“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使人们从内心深处自觉遵循社会生活行为规范,使上下有分,谐有序。儒家向来注重道德教化,反对独用刑政。倡导平政爱民,反对富而不仁;主张举用贤才,反对任人唯亲。历代开明的君主,都以儒家的这种思想作为治国纲领,他们注意轻徭薄赋,励精图治。儒家将“尊君”与“重民”主张相辅相成,共同对中国传统政治产生了巨大作用。

(13)、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14)、周盛荣,字世昌,生于一九六三年,出生山东青岛大泽山。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15)、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16)、以孔孟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牢牢地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追求自我价值的调节和理想人格的完善的传统的艺术价值观,从历代的画论可见,作为文化意识体系的绘画艺术中,一直融汇着中国儒家思想的观念,儒家的艺术观使中国画家在一个广阔的绘画艺术审美领域中,实践着以艺术成就人格的艺术理想,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在将来仍然会继续。

(17)、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18)、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

(19)、在信仰上,中国人多不信奉宗教,中国自古以来虽然崇拜天神,有时也相信天命,但与西方对宗教的虔诚和狂热有显著区别。归根结底,这是因为传统的中国人受到了传统儒学纲常伦理观念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阻挡或者冲淡了宗教精神对国民意识的渗透。

(20)、儒家思想文化对现实的消极影响儒家思想文化毕竟代表的是中国农业社会、封建社会的精神文明。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兴起、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儒家思想中的消极因素暴露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中国近代的落后、被动、挨打,表面看是因为西方“船坚炮利”,中国武器不行,进而是因为封建制度的腐朽造成的,实际上最深层的东西,是文化上、指导思想上出了问题,这和儒家思想的消极因素不能说没有关系,甚至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罪魁祸首。

3、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作文

(1)、①儒家思想倡导的"中庸"之观点,"愚忠"观点,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恭俭让",为社会的和谐、安宁、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站在当时的历史角度看问题,儒家思想是"神",是正统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

(2)、德国启蒙思想家沃尔夫(1679—1754)在哈雷大学演讲“中国的实践哲学”,指出中国的“治国之术……超过了所有别的国家”,使儒学名声大噪。

(3)、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划时代的历史变革中,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4)、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让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国家治理实践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光辉人类发展社会史

(5)、2014年12月,外交部就孔子学院是否限制了美国大学学术自由作出了回应。

(6)、“中庸”核心是礼乐文化论坛上,道一商学院对发源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道一商学院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7)、中国人代代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

(8)、梁启超(1873—1929)拜康有为为师的时候,正是康有为构建其新儒学时期,梁对康再造儒学大为折服并积极参与。维新运动开始之后,康梁积极主张奉孔子为圣人、教主,立孔教为国教,以此作为变法的最重要理论根据。他们支持民间祭孔活动和设立孔庙。

(9)、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也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10)、儒家始祖孔子(前551—前478)的先世是宋国贵族,因避祸其家族由宋逃到鲁国,便成为鲁国人。他父亲名纥(hé),字叔梁,做过鲁国陬(zōu)邑的地方长官。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66岁的叔梁纥又娶了不满20岁的颜征在,在尼山野合生孔子。孔子3岁时,父亲死了,颜征在被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11)、民国学者胡适(1891~1962)把孔子以前的儒,看成是犹太教里的祭师和伊斯兰教里的阿訇(hōng)。胡适认为,所谓儒,是一种有知识,有学问之专家;他们散在民间,以为人教书相礼为生。胡适认为这些专家,乃因殷商亡国以后,“沦为奴隶,散在民间。”

(12)、首先,孔子思想并非华夏族群原生文明之中的最高思想成就。老子(前571—前471)《道德经》揭示了宇宙之奥、生命实相和人事要害,其思想是华夏族群原生文明乃至于全人类的最高思想成就。

(13)、在母亲的教育下,用功读书,学成以后以孔子的继承者自任,招收弟子,并且游历列国,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4)、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在过去几千年里,儒家思想的发展道路虽然相当曲折和坎坷,但其强大的生命力始终没有减弱和停息过。究其原因,儒家思想及其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那些关于做人、处事和立国的名言早已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我们回首历史,应该能够发现,孔子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而儒家思想的发展,也依然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它不仅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人类精神文化更进一步优化,让人类的社会与社会之间更加密切,使得国与国之间更安稳地合作与发展,促使世界的和平,因此,儒家思想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积极的。

(15)、北宋气学派思想家、教育家、横渠先生、关学学派创始人、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1020~1077)把儒——士子的社会功用再次升华,认为儒者立于天地之间,格万物而体至理,习大道而治天下,因此把儒家使命总结为冯友兰所说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6)、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资源衰竭、生态恶化、食品危机、医疗危机和没法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可以在老子“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之中找到应对的方法,中国文化对西方人有没有吸引力?!答案是肯定的!

(17)、  政治上倡导“以礼治国”走向“太平盛世”。从伦理政治的角度,如果说西方是“智”型文化,那我们的儒家文化就是“德”型文化,我们受之影响深远。即使在当今世,处理国际关系上,中国遵从的还是“礼治”,而非有些西方国家的“强盗逻辑”。

(18)、起源于先案、成就于汉朝的儒家思想,它以“仁”的思想为核心伦理,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智慧。儒家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告诉人们,首先要修身养性、懂得生活,然后再来谈如何治家治国,最后达到以利天下的境界。儒家思想的智慧,都是积极入世的,它提高人们的道德思想水准,增强人们的立身处世能力。儒学是一种直接体现和维系封建统治阶级权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的美学观念立足于对社会的实用价值,注重政治和注重功利,把“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作为中国绘画的依据,这是儒家文化一以贯之的观点,不论是哪个方面的“艺”都包涵在内,中国绘画当然不例外,这给后世的作画者的人格,素质,修养等方面定了一个宽度和高度。

(19)、儒家思想中的理想社会就是“大同”。这个社会“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疾废者皆有所养”。“大同”理想是人们对原始共产主义的回忆,是对当时阶级剥削、压迫的反抗,也是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

(20)、冲破天命鬼神的理性精神抵抗了宗教对人们思想的侵蚀。儒家思想对鬼神问题持谨慎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具有无神论倾向,否定超自然救世主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同时,引导人们注重“现世”生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解决现实问题倾向于依靠人间力量,形成了一种不轻易求神拜佛的习惯。“民为邦本”的民本主义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儒家思想历来十分重视老百姓的作用,认为百姓是国家安宁的根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4、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英语作文

(1)、人类所有的社会活动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健康和长寿,人类文明的终极追求也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健康和长寿。人类自然寿限为125—175岁,平均为150岁,而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人的平均寿限则为75岁,足足少了一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西方生命科学和现代营养学都是从“动物是机器”的生命哲学视角出发进行研究的,没有本原的奠基自然无法承载人类生存、健康和长寿的梦想!

(2)、何为儒?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文人,被称之为是“儒”。就字体结构而言,“儒”字,左“人”右“需”,意即“人之所需”,指人的需要;“儒”古同“懦”,而“懦”字,左“心”右“需”,意即“心之所需”,也就是柔弱如水的意思。

(3)、      读徐复观教授的《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除了启迪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还要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定位。

(4)、是继孔子、孟子以后最大的儒学代表人物。他的思想记载于《荀子》一书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5)、在史学上,儒家思想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可以说,儒家思想是整个中国传统史学的灵魂。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也是唯一一个历史不曾间断的国家,中国形成了重视历史的传统,历代儒者都重视历史的撰述,形成了儒家独特的历史观、史学观以及自觉的历史意识。

(6)、 对于世界的解悟,儒家注重现世的修为。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说人们要先学会生活,再谈论死亡。儒家的主要思想体系以“礼乐”为规范,以“孝悌”为道德之本,以“仁义”为核心。孟子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观点,其将个人的性情思理等同于社会伦理。在他看来,仁义礼智等社会伦理规范就是个人情理的本质,是人天生具有的。孔子强调“礼”必须以“仁”的思想感情為基础,“仁”与“礼”要相輔相成。由此,孔子把美与艺术视为“仁”的审美表现,这是中国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和最富代表性的美学精神之一。

(7)、在中国学术史上,最早探讨儒之起源的是西汉后期的律历学家刘歆(xīn,前53—23)),依据的是《周礼・大宰》说:“……四曰儒,以道得民……”,认为儒作为王官的职能——“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

(8)、  儒家思想的生命力极强。从孔子时代开始逐步渗透影响华夏文化,直到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之后,整个封建朝代,以至于今天我们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极大影响。

(9)、在政治伦理方面,儒家所倡导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即天下”、“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儒者最高的追求就是与君共治天下。儒家原本只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中的一家,历经2000多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儒家独大,尊礼而贬道的儒家思想最后发展的越来越僵化,越来越不在道上。

(10)、少正卯(?~前496)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官至少正,能言善辩,是鲁国的著名人物,被称为“闻人”。少正卯和孔丘一样都开办私学,招收学生。少正卯的课堂多次把孔丘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讲,只有颜回没有去。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丘在55岁的时候任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以仁义治天下的孔子开因为学术之争而杀戮异己之先河。

(11)、在西方,学生提问不用举手示意,随时插话,打断老师讲课,属于正常;在中国就不行,孔子讲“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要人们平时要“居处恭”,“貌思恭”、“事思敬”。如按这些“礼”来教育,即使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青少年,也全被教育成循规蹈矩、蹑手蹑脚、千人一面的谦谦君子;再加上孔子讲“君子讷于言,敏于行”、“巧言令色,鲜于仁”,更限制了人们对雄辩和沟通才能的发挥。这和我们改革开放时代提出的开拓性、创造性人才要求背道而驰。

(12)、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等。

(13)、一个具有完整主权的国家,既要有她的独立的经济、独立的政治,也要有她的独立的文化。所谓独立的文化,就是要由她自己国家民族的人民所创造出来的,或吸取别人而加以消化的,以维护其生存和发展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思想信仰等文化因素,其中以思想最为活跃,成为这些因素的核心。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广阔的领土,众多的人民,那么维护这个国家民族的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下去的传统文化,必有她的强大的凝聚力量。

(14)、在国际上评出的文化名人中,孔子位于前列。世界许多国家都展开对中国儒学的研究。

(15)、2012年5月,美国审查孔子学院学术资质,要求部分教师离境,此举引发舆论热议。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经过了长期实践检验。”“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7)、西汉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字子云,前53~18)《法言・君子》曰:“通天地之人曰儒。”

(18)、西方自然科学事实上是从人的视角来看自然,来解读自然,来诠释自然。就像是康德所说的那样,西方人不是从自然引出定律,而是把定律强加给自然。西方人试图把研究人为力的科学理论强加给世界,但西方哲学本体论的迷失,使西方的知识理论完全没有本原的典基,是完全建立在沙滩之上的。

(19)、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992~1057)曰:“儒者,长世御俗,宣教化之大本也。”

(20)、对传统军事思想的影响。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在致力于治身治国的同时,也对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战争给予了高度关注。

5、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

(1)、1582年,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来到中国传教。在他之前已有一些西方传教士抵华,但他们收效甚微。利玛窦在长期观察研究后得出结论,只有将教义与最为中国大众所推崇、尊重的儒学相结合,才能打开中国人的心灵之门。于是,耶稣会用“西儒”的面目出现,采用结交士大夫、允许中国信众尊孔祭祖和将基督教义比附四书五经等做法,提倡以基督教义附会儒学,创“儒耶同质”之说,利玛窦慢慢打开了在中国传教的局面。

(2)、因此,儒学尽管有与宗教相似的功能,扮演准宗教的角色,却不是真正的宗教。儒学属于文化思想体系,即使类似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也不能改变这个性质。儒学面向社会,面向现实生活,具有积极的政治追求和理想,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所追求的是理性而非神灵与缥缈的天国。

(3)、于长期以来儒学与社会的结合,儒学的价值观念已经渗透到百姓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实际中,成为他们“日用而不知”的东西,“逐渐凝聚成中华民族一种生活方式,浸润了士、农、工、商的各个社会群体,从而也渗透到作为一种文化结构的诸如制度、器物、风俗等各个层面上,并且在有决定意义的程度上塑造了它们的形态”。

(4)、不可否认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之中有很多的闪光点,但一方面中国既有人文始祖伏羲氏,又有揭示宇宙之奥、生命实相和人事要害的老子,孔子虽是老子亲传弟子,但并没有传承老子的“道”,而是把“礼”抬到了最高的位置,其思想本身就不在“道”上;另一方面,自董仲舒把孔子捧到人文庙堂做了神像之后,到宋朝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原本偏离“道”已经比较远了,南宋朱熹(1130—1200)直接把孔子再抬高到文圣人。到了明清两代,孔子被皇帝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之位”。

(5)、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 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 层层扩 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

(6)、我国目前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严峻问题之一是精神文明建设赶不上物质文明建设,在近几年的四化建设中,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泛滥,国内出现了贪污贿赂、倒卖诈骗、一切向钱、假公济私、见利忘义等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这就不能不使人回想到儒家思想中的公私之分、义利之辩那些精华的东西,对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有益的,应该把它们继承发扬下来。由此可知儒家思想在我们今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能做出贡献,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7)、在国家治理上孔子提倡仁政,主张通过仁爱和德行治理国家,反对暴政,反对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残酷镇压。孔子认为正是由于统治者的武力和暴政,使得民心败坏,社会秩序失衡,人民的生活痛苦且充满着罪恶和暴行。

(8)、自然中国本土也有所谓宗教的传播和盛行,但是,无论哪一种外来宗教,它们都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与儒学接近的过程由于儒学的深刻影响,任何宗教都难以绝弃人伦,都不能不主动适应中国社会。佛教正是如此在传入中国后,佛教与儒学、道教之间有斗争又有融合,最后,佛教只能在尽孝、尽忠两大伦理观念上有所修正,才获得了民众的接受和理解,得以顺利传播。

(9)、  儒家思想注重辩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认为自然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而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据。

(10)、对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科学范式,始终在追求事物内在的道,而在道的追求中形成以道为核心,以天地人关系为主线,以自然为原则,以道、元气、阴阳、有无、自化等为基本概念的有机科学思想体系。

(11)、我国目前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严峻问题之一是精神文明建设赶不上物质文明建设,在近几年的四化建设中,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泛滥,国内出现了贪污贿赂、倒卖诈骗、一切向钱、假公济私、见利忘义等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

(12)、然而当时欧洲的风气仍十分保守,严禁偶像崇拜的罗马教廷很难接受尊孔祭祖的合法化,为避免被教廷视作异端,利玛窦和他的继承者们开始系统地将孔子学说介绍到西方。1662年,耶稣会传教士郭纳爵将《论语》、《大学》翻译成法文,以《中国科学提要》的书名在巴黎出版,很快引起各界的瞩目。

(13)、国家政治要安定,要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必须首先重视教育;社会风俗要改善,要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样要重视教育。中国古代典籍中蕴涵了大量的教育资料,儒家典籍如《论语》《孟子》《荀子》等也有不少关于教育的论述,《礼记》的《学记》《大学》《荀子》的《劝学》篇等更是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孔子是我国私学的开创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他的教育学说,对儒家教育思想起了奠基作用。

(14)、从董仲舒开始,儒家将君权合法性的解释权从绝对皇权中分出来,是为“屈君伸天”。从政治哲学的角度而言,这是在法理上阻止了皇帝同时兼任可为自己加冕的教主。法家杀死了“天”,君主的地位至高无上,“王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但在汉代儒家的解释下,“天”又复活了,成为皇权之上的先验性信条,而儒家则掌握着解释这些信条的权威。

(15)、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

(16)、第西方文化最大的短板在哪里?哲学本体论迷失,缺乏源头处智慧;西方文化的优势在哪里?思维逻辑。中国文化最大的优点在哪里?拥有宇宙万物本原和生命本原方面的哲学本体论智慧,即源头处智慧;中国文化最大的短板在哪里?缺乏思维逻辑。中西文化自然就有融合的基础。而中国最高思想成就的代表是伏羲、是老子、是庄子,而非孔子。

(17)、亚里士多德在其专著《形而上学》之中说:“所有的人都主张,研究最初原因和本原才可称为智慧。”

(18)、自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与董仲舒(前179~前104)携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官方的意识形态,“儒”就逐渐成了士子——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代名词,“儒”的含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19)、东汉文字学家许慎(58~147)《说文解字》曰:“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术:亡之称。”

(20)、历史上,中国产生了系统完备的教育制度,而儒家的思想、儒家的学术典籍一直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教育,古代教育家们把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看待,因而儒家教育便十分注重道德教育,注重“做人”问题的教育。

(1)、②儒家思想提出的"愚民"的落后思想:"宁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襟固着劳动人民的思,压抑着人民群众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导致国家科技落后,国力下降,人民生活困苦,没有抵抗外国侵略的力量,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残杀与掠夺。

(2)、反对单纯追求文学形式的以辞为工”,反对文风上的华丽雕琢,而十分注重思想内容。当然,儒家的崇性抑情、重道轻文的文学思想,也给文学的自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3)、☑ 周日全天2场,上午9:30下午14:30

(4)、在此次的授课中王勇坚老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介绍了在儒家文化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特点。古人云:圆者出于方,方出于矩。“无规矩不成方圆”这种重人际伦理规范的儒家文化特色,在中国建筑文化中表现的非常突出。王老师以福州城隍庙为例,他介绍到“福州的城隍庙在当时是重檐歇山顶的宫殿式建筑。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可见其地位极高。”而这样的规格在全国也只有四座。这是因为福州曾经五次作为都城,而城隍庙供奉的主神周苛地位尊贵,据说他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帮助刘邦打天下,身为汉御史,守城庇民,为世人崇敬。刘邦感激他的功德,封他为郡县之神,并修建了城隍庙。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又将福州的城隍庙封为“城隍公”是最高的等级,这些都是古代礼制制度对城市规划的要求。

(5)、汉代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创立了“新儒学”,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要求。

(6)、我国实现现代化,是走的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既需要有物质文明建设,也需要有精神文明建设。

(7)、由此可见,到了孔子的时代,“儒”这一阶层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分化,至少形成了“君子儒”与“小人儒”的两极阵营。在体系内的,为国家政府服务的儒,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儒;而在民间给老百姓婚丧嫁娶服务的儒,就是小人儒。实际上孔子在期望自己的弟子们一定要勤奋努力,不要再次沦为那种只能为民间的礼仪活动服务,只是干一些诸如丧葬之类的吹打揖让之事,以至于沦为贱民阶层。

(8)、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1724~1804)认为:“知识的合法性基础存在于本原的奠基之中。”“科学理论是人造的,我们试图把它们强加给世界。”“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引出定律,而是把定律强加给自然”。

(9)、事实上,儒家学说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就了中华民族2300年的独立发展,也成就了国家在现代的复兴。

(10)、孙复传承思孟学派的理念,把“儒”的功能从礼仪扩展到教化,没有教化,人便混同于禽兽,天下就不成为人的天下。

(11)、儒家的美学理想,要求绘画艺术的情感和表达必须自觉地由道德、伦理的理智来控制,提出绘画艺术的审美性要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规范相统强调中国绘画艺术的社会作用是塑造人们的理想追求与精神人格。可以说,中国儒家思想的审美标准是自我精神与人格的建立标准,是一个高度伦理化的标准。在儒家思想中,自然事物和个人感情均具有社会伦理性,中国儒家们用“仁”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孔子从道德价值角度评价大自然中的山水,提出“山水仁智”论,中国儒家思想家认为绘画中的山水观是进行道德比附的观山水之法,自然山水成为道德形象的观照,中国绘画里的山山水水已不是大自然本身的山水,而是儒家思想的“仁”和“知”的象征。中国画家对大自然的欣赏,其实是对理想和人格的欣赏和赞美。例如中国绘画中的画梅傲霜斗雪的风貌,画竹示高风亮节,画松表气字轩昂,画鹏言壮志等均皆如此。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图》即是寓意了作者清高拔俗、孤傲正直、笑傲严寒、独立严寒的高风亮节的典范作品。荷花,是中国画家最热衷于表现的绘画题材之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画家看中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内涵和寓意,对荷花的赞美即是对自己人格和精神的追求,这种艺术的审美原则即来自于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对中国画家的艺术创作的影响。

(12)、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13)、  当然,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的,如重政治轻科学,重经验轻逻辑,重群体轻个性,守纲常而凝固化等。

(14)、(3)主张培养“君子”,提出与世袭相对立的“学而优则仕”

(15)、古代教育家们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育理论、教育原则和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都提出了有价值的思想见解,诸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长善救失,言传身教;由博返约,循序渐进;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等。直到今天,这些仍然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16)、儒家思想的消极因素及其影响至今也存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等级观念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外化就是“礼”,“礼”是儒家思想的一个特色。“礼”就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举止言行符合了自己的位置要求,就说明懂礼。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中国人也不乏儒雅君子,但问题就出在过分上。儒家讲君臣、父子、夫妻为“三纲”,讲“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如果有人违反了礼,就被视为犯上作乱。鲁国的一个陪臣搞了“八佾舞于庭”,即在家庙举办了64人规模的乐舞,这本来只有天子才使用的;这个人还祭了泰山,这本也是天子的事。对此,孔子很气愤,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礼”太多,就是繁文缛节、形式主义,最大的弊端就是压抑个性,妨碍真理发现和科学发明。由于讲“礼”,领导、长辈说的话,即使错话,也不能越,不能顶,不能改,因而拒绝一针见血的争辩,否则为狂妄、骄傲、“大不敬”。

(17)、之后几百年,各世家大族无不把儒学作为传家之学。隋唐科举制确立后,儒学更成为国家取士之学,进一步确立了儒学唯我独尊的地位。到了宋朝,程朱理学的兴起,更是加入了很多适应中央集权、王朝统治的内容,儒家学说再也无人能够撼动,甚至为孔子后人带来了“衍圣公”的爵位。

(18)、“儒”的职称总是在不断地扩散和贬值。按照东汉许慎在其字典《说文解字》之中对“儒”的解释,表明儒的规格已经降低了。

(19)、9月25日,福州文庙迎来了人文历史学者、古建筑设计师王勇坚老师,为大家讲述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20)、孔子有两面性,既有政治诉求,又有人文诉求,在仕途不得意时,孔子就会把注意力转向人文方面。他主张“博学于文”,到处学习,不懂就问,是老子的亲传弟子之曾经多次不远千里求教于老子。

(1)、(2)重视教育,论述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2)、中国实行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考生被关进考试院,第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祭孔。每一个考生都要高呼让孔子听了都会羞愧的无地自容的口号:“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3)、黑格尔把中国的自然宗教称为“国家的宗教”,并说:“这就是皇帝的宗教,士大夫的宗教”;因为“皇帝居最高的地位,是自然的主宰,凡一切与自然力量有关联的事物,都是从他出发。”

(4)、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新思想、新观念,他的“脑质”为此改变,对康有为的“保教”思想产生歧义。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保教非所以尊孔论”,公开反对“保教”,反对立儒学为国教。“保教”的最大危害是“束缚国民思想”,因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

(5)、对于中庸精神与书法的影响:“中庸精神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中国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6)、儒家将国家治理权从绝对皇权中分出来,此即所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儒家主张“建官为贤,位事惟能”,垂拱而天下治,也就是说,在儒家的政治思想中,君主独裁并不合理,最好君主只是作为主权象征而存在,国家治理权交给由士人组成的政府。证之史实,在承平之世,除了极少数雄猜之主,人们常说的“君主专制”其实是不存在的。

(7)、全球共有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

(8)、孙复进一步提出教化当以太学为根本:“太学者,教化之本根,礼义之渊薮也。王道之所由兴,人伦之所由正,俊良之所由出。”

(9)、过长风桥后-长兴北街-广化路-山西省图书馆停车场1号入口

(10)、显然,孙复在这里把太学的教化与政治是否清明联系起来,并将之安置到思孟学派“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位置上。

(11)、儒家思想在中国当代绘画也具有很深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已经深入渗透到绘画创作的各个方面之中,传统需要被继承和传承,那么儒家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如此深远,又该如何继承和传承,需要改革的地方在哪里。中国传统绘画一直提倡的是人文风情,讲求人画合一的境界,当代的中国绘画艺术家需要将这种精神加以延伸和发展,与现代的西方绘画相结合。只不过现代中国绘画面对的是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也就是说现代中国绘画面对的不仅是传统问题,而且需要对现实加以关注和表现,这是当代艺术家们必须承担和不可回避的责任。

(12)、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13)、甲骨文中有儒帝子、儒人、儒师、子儒的记载。由这些名词可见,殷商时代(约前1600~约前1046),儒已经是高贵的文人职称,往往和帝子、公子、国师联系在一起。说明在中国的古代社会,最晚到了殷商时期,已经有了熟悉诗、书、礼、乐,非农非商非工亦非武士,专门为国家机器和贵族服务的文人阶层,最初指的是在冠婚丧祭时司仪的祭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术士。

(14)、“文化没必要一味与国际接轨”对于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道一商学院认为我国现有的一切都是以传统为基础的,特别强调与传统接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在很多外国思想家正在反思社会的运行模式和走向,并感觉到了其中的潜在危机。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结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国,而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中庸思想。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樱花句子网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精选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00字134句文案

本文地址:/juzi/12106.html

相关文章

  • 121个昵称大全2020最新版的女精选(昵称大全网名女

    121个昵称大全2020最新版的女精选(昵称大全网名女

    一、昵称大全网名女生 1、半度微凉ˉc 2、三十六度阳光¤ 3、凭兰秋思 4、梦里见 5、我在途中 6、请你别伤害我 7、谁帮我起一个名字啊小女孩,姓杨,第二个字是锦。帮我想想叫杨锦什么啊 8、莪...

    2023-11-25

  • 55个伪装学渣非主流id精选(伪装学渣非主流网名女

    55个伪装学渣非主流id精选(伪装学渣非主流网名女

    一、伪装学渣非主流网名女生 1、 2、这人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啊!小小年纪已经这么会披羊皮了吗! 3、唱首情歌。 4、 5、 6、 7、清风能挽何人留 8、今时回首香未央 9、“他打我啦,也打我了”...

    2023-12-04

  • 精选文言文至理名言激励人生81句文案

    精选文言文至理名言激励人生81句文案

    文言文名句励志经典语录 1、文言励志名言短句霸气 (1)、当我们沉溺于过去,感受到的都是伤痛。但如果我们关注的是未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希望。 (2)、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2023-10-17

  • 83个悲伤网名男生孤单霸气精选(悲伤网名男生孤

    83个悲伤网名男生孤单霸气精选(悲伤网名男生孤

    一、悲伤网名男生孤单霸气 1、我倒想变成一个花心的人。 2、心会苦涩い礼堂那边的未来空与荒透心凉伴与酒9≈崩溃情人.慢灵SpritSlow荒芜旳旧人旧事旧人心ゆ七月时光溺水而亡对伱无限多喜欢花...

    2023-10-19

  • 精选小学生读书的方法10条简单124句文案

    精选小学生读书的方法10条简单124句文案

    小学生读书的方法 1、小学生读书的方法和技巧思维导图 (1)、和孩子一起读完了一本书,父母和孩子可以轮流扮演故事主角和记者,让记者来采访故事主角。 (2)、按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句与句之...

    2023-10-23